查看原文
其他

仿佛依稀旧眉目,似曾相识新红颜 | 东大人点赞原创昆剧《描朱记》!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词文之华美,曲音之婉转。”曾在四牌楼校区大礼堂上演过原创昆剧《梧桐雨》的昆山当代昆剧院再次带着原创作品走进了东大校园。

10月25日晚,由昆山当代昆剧院出品的原创昆剧《描朱记》在九龙湖校区焦廷标馆上演。本次活动由校团委主办,是2021东南大学“高雅艺术进校园”专场展演,并正式拉开了“2021东南大学新生文化季”第二阶段活动的序幕。

本次活动由机械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新生郑业兴主持,包括东南大学孝慈剧社全体成员在内的现场近千名师生共享了这场文化与艺术的盛宴。活动同时还在“东南大学bilibili”和微赞live直播间同步直播


受校团委邀请,深受东大师生喜爱的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江苏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李鸿良先生莅临现场观摩指导。在演出开始前,李鸿良老师为现场师生简要导赏了大美昆曲的艺术魅力。

李鸿良老师介绍《描朱记》的创作背景为苏轼的千古绝唱《江城子》,讲述了苏轼对爱的理解与变化,可以从戏中感受到一代文豪苏轼不仅是在宋词上豪迈风姿,对待生活,对待爱,同样也有风流倜傥。

他还介绍到《描朱记》的出品团队——昆山当代昆剧院是中国八大昆剧专业院团之一,诞生于自己的故乡江苏昆山。在昆山,戏曲的高雅与地区的繁荣共同绽放,让“百强之首”和“百戏之师”相得益彰。昆山当代昆剧院里的青年主创团队在保留了昆曲的艺术魅力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文本、音乐、表演等方面创新发展




苏轼与结发妻子王弗恩爱有加,不料婚后十年,王弗一病而亡。临终前,王弗亲立遗嘱,让苏轼续娶容貌相仿的堂妹王闰之。

当晚,由黄朱雨、王婕妤、徐敏、于星悦、黄佳蕾等一群90后的优秀青年演员,拉开了讲述这场爱与执故事的帷幕。


婚惑

梦里眼前,清冷初嫁

鼓锣声响,红衣绿裳,洞房花烛之夜,王闰之独守空房,暗自落泪。见苏轼难以放下昔日与姐姐王弗琴瑟相合,为走入苏轼的心中,王闰之开始了对王弗漫长模仿。


描朱

是她是我,哪堪思量

王闰之对王弗的模仿,一颦一笑,连字迹都做到分毫不差。王闰之听着松儿和香兰讲诉苏轼和王弗曾在唤鱼池边定情的故事,并许下“此生非你不娶”、“此生非你不嫁”的誓言。对比着苏轼对王闰之的冷淡,王闰之生出满心愁苦与不甘。一句“我自等你回来”既是王弗对苏轼在唤鱼池边的承诺也是王闰之在苦苦等待苏轼的心声。


悄别

一阙旧辞,一场心劫

苏轼被贬黄州,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王闰之卖簪买酒,与苏轼“把酒话桑麻”。得知给前妻王弗的悼词孤本《江城子》在危难之中付之一炬,苏轼在此时才意识到应该过往与现实之间做出抉择,最终决定悄悄前往眉山,也就是王弗的安葬之处道别。


梦诉

梦中别过,好归家中

苏轼前往眉山探望王弗,倾诉心中话语,恍惚似梦之间,苏轼误把因为担心他而赶来的王闰之当作王弗,由此机会夫妻二人敞开心扉,互诉衷肠,放下了执念,道明了相互的情感和爱意。相约“你我惜眼前,念过往,且珍重”。


对于苏轼,是从心怀执念、伤人困己,到珍惜眼前、且念过往,最终拥抱新生活的成长;对于王闰之是一念痴心,由爱生执,情感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长。


今日的《描朱记》,从内容到服饰装扮,都在高度的向历史重合。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流露出主人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演出结束后,同学们纷纷为艺术家的表演折服。


演出获得了东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演员的一颦一笑、一招一式在观众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表演结束后,观众们上台为主演献花致谢,来到后台与主演们交流并合照留念。下面收集了同学们的部分精彩评论与大家分享。


评论集锦

     看的戏不算多,这是第一次看原创昆曲。所以看前稍微有些忐忑,不知道这短短的故事如何撑起整部戏,不知道会是怎样一出戏。但看过之后,很是舒爽。演员的技术娴熟,人物心理塑造细腻,故事叙述也很流畅。此外,舞台上后方的小小台子作为往事的载体,配合上打光,有一种飘渺的感觉。新的舞台语言与技术支持,也许这也是当代创作相较于传统剧目的一个优势所在吧。

——能源与环境学院 雷 雨 

 

昆山当代昆剧院是一所年轻的昆剧院,此次演出的《描朱记》是他们新近出炉的原创作品。《描朱记》以其精妙的唱词、精美的服饰、富有意境的布景展示了昆曲这一古老剧种蓬勃的生命力,也展现了昆山当代昆剧院的极高的艺术创作水平。我们相信昆曲的明天更加美好。

——人文学院 周颖文


独特的一天,难忘的《描朱记》,让我感受到了昆曲的魅力。婉转悠扬的乐曲仿佛把人立刻带入了梦境,昨晚的演出令我非常兴奋,不仅仅是视觉、听觉,仿佛心灵也受到艺术美的洗礼。

——电气工程学院 张 冉


帷幕拉开,粉墨登场。一举一动都是风韵,一颦一笑皆是深情。举案齐眉易,琴瑟和鸣难。王弗是苏轼的梦中人,心上人,却不再是眼前人了。苏轼便纵有万种情思,再无人可诉衷肠。可此时的伤心人苏轼却是王闰之的心上人。闰之满怀欣喜的嫁入苏府,却因爱而卑微,终成描朱之状。几经波折,二人才终于敞开心扉,携手共进。但作为看客,我的心中不免唏嘘。互通心意的灵魂知音是爱,相濡以沫的陪伴又何尝不是?当局者的幡然醒悟未免太迟了些。可转念一想,旁观者如我也未必真的清醒。

——人文学院 胡 洁



结语


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青年是艺术创作的生力军,也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希望东大学子在校园文化的浸润中打上鲜明的中国文化烙印,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早日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能够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

供稿 | 校团委文体部

文案 | 徐梓萌 吴茂杰

摄影 | 曲钢

排版 | 张雨琪 冯静 殷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